新竹城市馬拉松 中篇
半馬分流後,剩下我跟小黑。 到了南寮,倒是我們很能聊,聊了他在不同國家比賽的經驗、最近參加的賽事,還講到疫情期間,他們不能來台灣我的快樂時光,甚至發現我們年紀相同。 Lukas Wambua Muteti 這名字跟火星人 Luka 好像,只是火星人少一個 s, 想必因為祂單攻,不用複數。 回到賽場上,涼爽微風,盧卡斯整件衣服都是乾的,他說這麼舒服的天氣跟肯亞很像,但如此輕鬆,我想是因為他 PB
半馬分流後,剩下我跟小黑。 到了南寮,倒是我們很能聊,聊了他在不同國家比賽的經驗、最近參加的賽事,還講到疫情期間,他們不能來台灣我的快樂時光,甚至發現我們年紀相同。 Lukas Wambua Muteti 這名字跟火星人 Luka 好像,只是火星人少一個 s, 想必因為祂單攻,不用複數。 回到賽場上,涼爽微風,盧卡斯整件衣服都是乾的,他說這麼舒服的天氣跟肯亞很像,但如此輕鬆,我想是因為他 PB
跑步經濟性部分取決於腿部剛性,也就是阿基里斯腱強度,而舉踵是練習的好方法。忘了前陣子在哪看到以上說法。決定今天來試看看,把一小時的跑步機拆成四組,中間休息去種蘿蔔。效果顯著!!!再度踏上跑步機感到如釋重負,身輕如燕,不過汗也是狂噴… 跑了 15 分又覺得好累🥲
漢森課表中的速度 SPEED 大概是 5K - 10K 的配速,不過若用目標馬拉松成績回推,如果建議配速和現在的能力不匹配,那該怎麼練?#LukeHumphreyRunning 最新的一集 (0724) 討論的正是這個問題。雖然講者分成兩種情境討論,現在能力比回推速度慢(例如本人)或者反過來的情況,但給出的建議都是相似的: 謹慎地用實際速度練習 隨著週期逐步調整成目標配速「五千跑得好,
雖然我間歇課表已經歇了很久,但二四課表日,這當然還是記得。剛好這集討論的是間歇配速:#LukeHumphreyRunning 成為更好的配速員,所以就不負責任地分享,加減看看ㄅ。配速,無庸置疑是課表訓練中,教練和選手最關注的指標。過度關注因而導致的常見錯誤: 邊跑邊看錶 矯枉過正 只看數據忽略體感教練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以下建議: 用聲音或震動引導 跑超過一分鐘後再稍微瞄一下 設定配速區段,
🌧️「我覺得你明天要跑一下 #汐鴿 」🥕「嗄?!為什麼啊?」🌧️「週日大腳ㄚ,你沒時間跑啊!」🥕「週日大腳ㄚ,我不是該減量嗎?」🌧️「不是有夆哥嗎?!!」 #接力賽長跑必勝法間歇衝刺耐熱訓練電療針灸到處嘲笑賽前減量 以上沒做到,倒也沒關係,畢竟是天才夆的跑步秘訣,我們還是專注在最關鍵的部分就好,那就是: #靠隊友#阿泥教練叫你練
🌞盛夏來臨!剩下不到兩週大腳ㄚ👣#podcast #心得亂說 #RunnersConnect 夏日訓練問答特集夏天跑步比冬天辛苦,原因是高溫、濕度、水分和電解質損失、心血管負擔以及能量消耗等因素綜合而成,那該怎麼練,整理出幾個要點: 預冷,練習前先吃冰沙或把背心放冰箱 降溫,使用冰凍的毛巾,間歇中使用 放慢,溫度濕度計算對應的速度 補水,同時要注意電解質補充 逃避,日出前日落後選樹蔭
夆哥:「今年會跑比去年好吧!感覺大家都練很勤欸。」 全家就是你家,大家就是他本人,他的一小步,是我們的全部。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見我冥頑不靈,夆哥語重心長地接著說:「廢掉了,都在慢跑。」這句話倒點醒了我。全馬最佳成績 2020臺北馬,已過了兩年半,自此停滯不前,原地踏步,每每成為夆哥的笑柄。重回跑步機。我決定效法老山羊,將坡度從 2.5% 調至 4% !!!!但同時速度降到 12
#podcast #心得亂說 #科技早知道 S7E13 這集聊的是抗衰老節目前面談的是矽谷又流行起抗衰老,用的是透過「換血」的方式,從文化的脈絡說起,為什麼西方這麼崇尚透過「血」這種方式來延年益壽,以及科學理論根基為何。到底有沒有效?先說結論,科技大佬也還沒找到答案。節目中段評估衡量衰老的各類指標,最後是長壽的因素。與會嘉賓開宗明義就說,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環境佔了九成,是指出生在什麼
全球跑步日,十年如一日始於 2009 年美國的 National Running Day, 而後在 2016 擴展為全球的 Global Running Day, 定於六月的第一個星期三舉行。讓我想起了這段時間的跑步生活。2010 開始統計月跑量2011 初馬好硬:雙膝硬化馬2012 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2013 首度破三:臺北馬拉松2014 初訪金標賽事:廈門馬2015 亞洲最速賽道:首爾
#podcast #心得亂說 #ThatTriathlonShow EP390 來賓 Pieter Rijnders 是比利時鐵人兩項教練,訪談中討論自行車及跑步的訓練方法。先說重點:持續進步的充分條件,避免過度訓練、受傷、糟糕的經歷。 對於年輕運動員,有時訓練不足比過度訓練要好。 平衡的訓練方法,著重於低強度,而非極端的方法。 輕鬆的訓練,對於中樞神經的壓力較小。 許多運動員會覺得慢跑過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