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跑步秘訣

Without Limits

這是一封寫給未來自己的公開信。 嗨~ 最近過得如何? 還有閒情逸致在跑步嗎? 或許多年後,現實生活壓得讓人喘不過氣,蠟燭多頭燒,無法負擔起這奢侈的嗜好,不再能為了夢想奔馳,而早已遠離馬場。這時候,不妨回頭來看看,自己曾經努力的模樣,希望這往事讓你重新燃起熱情,去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當然,如果你很幸運,非常非常幸運,依然在跑步的路上,就請你繼續保持,保持心情愉快。 2019賽季接連兩場失利,練習狀

-47. Follow Your Mind Breaking the Limit

這句霸氣的話不是我說的。 是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九月七日由中華民國歷年男子馬拉松第六十傑黃國倫老師於遠東新世紀的公開未售票演講的最後一張投影片。 #做自己的教練 是今天演講的主題,畢竟能當他教練的只有五十九位 (無誤),精闢的內容說著一路訓練的心路過程,當然還有不藏私地分享各種小撇步。印象特別深刻的三句話,節錄分享給無緣到法會現場的善男信女: 模擬很重要但不要得失心太重 課表怎麼安排早已在我的心中

-50. 來點節奏

前陣子一直抓不到的節奏,終於有點起色? 原先支離破碎的課表,重劃區每圈 2.2k 拆成 400m, 600m, 500m 快跑,穿插隨意的跑休。 哩哩落落 拜天氣所賜,終於能夠連續 2k 再接著一小段慢跑,雖然很像是跑 5 組長間歇,而配速又比全馬慢,但已朝著進步的方向前進。 可喜可賀 分享書中看到的,利用節奏跑來增強無氧能力的七個訣竅: 不必緊隨公式 將速度提上去 一個人跑 忘了時間 什麼地方

跑步,該怎麼練

面對聽眾提出的大哉問,奧運培訓團的教練在廣播中給出的答案,竟然只是:「要看情況」    「這… 有講跟沒講一樣啊,還說你是金牌教練欸。」我不以為意地滑著手機,繼續關注著 Strava 上朋友的跑步活動。  看著一筆一筆的紀錄,忽然間,靈光一閃,我似乎明白這背後的道理。  原來他講的沒錯!我身旁的這些朋友,迥異的訓練不就是實實在在的例子嘛!  我思考後決定整理出幾位的練習方式公諸於世,但為了避免引來

馬拉松配速跑起來的感覺應該是怎樣

漢森訓練講座給了一貫的標準答案:看情況只回答這三個字,有講跟沒講一樣,所以提供四點可觀察的角度 1.你是什麼類型跑者 對速度型跑者而言,節奏跑比起間歇可說是漫長的折磨 2.在訓練週期的時間點 一開始總是辛苦,訓練初期,身體還沒適應相對的速度 3.你試圖挑戰的差距 影響最顯著的因素。馬拉松新手,或是挑戰大幅度進步,都會感到非常辛苦 4.目標配速 對於超過四小時的跑者,輕鬆跑跟節奏跑不

WK 1. 連馬衝堂?衝了!

Week 1. 0730-0805 (80k) 年度賽事臺北馬拉松,較往年提早一週舉辦,嗚呼哀哉。除了少幾天可練習,溫度還可能高個幾度,更挑戰的是:前一周太魯閣馬拉松。 「幹嘛要跑太魯閣?別跑不就得了。」 六年前,生平第三馬。為了擠進三小時四十分,拔腿狂奔,砂卡噹隧道內兩隻大腿輪流抽筋,跛著進終點。隔天動彈不得,整整一周不良於行,壯烈的情況實在忘不了。 更難忘的還有,壯麗的世界級美景,在鬼斧神工的

-23. 呼...呼...呼...

全運會前夕,最後一次 400 公尺間歇練習。 提高心博量的寶貴訓練 增加中縮和快縮肌纖維四周的微血管數量 增強呼吸肌肌力,提升快肌纖維中的粒線體密度有看沒有懂的這三點,是書中提到的一千五百公尺配速訓練,對身體帶來的益處。 「呼… 呼… 呼…」 東北風逐漸增強,氣溫還是維持高檔,但是擋在終點線前的逆風,倒可以展現氣象局預測的準確。前 200 公尺跑的非常輕快,完全順風,還以為自己狀況良好,如同人

-26. 從未公開的接力長跑必勝法

傑人盃全國馬拉松接力賽將在明天早上開戰。 雖然此次沒有共襄盛舉,但仍有不少好友要上陣切磋,上次從東瀛取經,揭開了日本跑者強大的秘密。這次決定再度公開珍藏已久的錦囊妙計-接力長跑必勝法! 因為接力賽上面都是汗 不鋪哏,直接推出壓箱寶! 請看! 就是跑的比對方快啊!(趕快抄在手心上)

-39. 連載重開!揭開日本跑者強大的秘密!!

前晚十點半,躲過泰利的能量波必殺技,末班飛機準時降落。返家後稍做整理,小睡四個鐘頭,一早接著趕赴這先前不敢應允的練習。 上次吃甜甜圈的經驗相當慘烈,一圈一圈又一圈,吃到最後,差點去藥局買盒吉胃福適錠來吞。 不過,今兒個即使又多了十圈,但我已讓小林尊上身,邊吃邊配水,轉眼間,已經吃完七十圈,還能保持心情愉快。 一人十圈,剛剛好。 「為什麼有這麼巨大的改變?!」 本人決定不藏私,公開我消失的一週,外出

-62. 補血,補鞋

如果只寫早上慢跑五公里,湊湊里程,補補血,這樣鐵定又會挨游處長的罵。 幸好踏破鐵鞋無覓處,跑鞋剛好拿去補,那就來談談補鞋的事好了。跑步姿勢百百種,本人屬於腳跟著地流派,因此鞋底磨損,總是集中在後側外緣。關於跑鞋的壽命,很多書籍建議穿 500 至 800 公里,為了避免足部傷害,就差不多可以扔了。 但完全是個人偏見,基於以下三點,我選擇補鞋而不是丟鞋: 要削足適履,比較不會有運動傷害,換句話說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