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人

書中一句話

「起床走路都會暈暈的」「右膝怪怪的」「大腿內側會痛」 夆哥最近丟我的訊息,怎麼跟讀到的內容這麼像啊! 看了一下書名:跑出巔峰 嗯哼。

2021. 閱讀紀錄彙整

4/23 世界閱讀日,八個月後的今日,剛好做為年度彙總的首發。 一整年下來,囫圇吞棗,似乎也讀了不少,根據這兒的調性,保留運動相關的書籍,合計 38 本,簡單分類,並依照個人喜好排序: 登山 x11 K2 峰 : 天堂之門與雪巴人的故事 輝耀之山 : 兩位如風少年的絕壁長征 瘋高山 : 登山狂醫師私房安全攻略 & 高山紀行大公開 讓大人小孩都能放心入山 心向群山 : 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

臺北馬心得

「我們能做的,就是無論遇到甚麼狀況都要相信自己、勇敢前進, 因為奧運結束之後,屬於我們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 節錄自大迫傑的新書 《決戰前》 臺北馬拉松始終在我心中佔有重要位置。 左思右想,除了個人多項紀錄在此創下,更是因為年度大拜拜的特性,各地跑友匯集,無不挑選這場賽事做為表演驗收。 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就在這難得的好天氣,準時開幕,在每個人的心中上演自己的小劇場,雖然演出時間不盡相同

-3. 減量

早晚合計 18 公里。 大推特推這本書,唯一失敗的或許就是書名,感覺很像無趣的教科書。 四大法則:基礎、燃料、復原、超動力 訓練之外,那更重要的二十二小時。 重點摘要等我讀完第二次

-9. 個位數倒數!

作者寫下自身 90 天的實驗觀察,如何調整生化狀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 身體狀況影響心裡。 其中一句話:不是因為沮喪才覺得很累,而是因為很累才覺得沮喪。 看膩意志力,傳統心靈雞湯式的成功學,或許可以換換口味,有如國中的課文「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 大雨滂沱,在家休跑當個讀書人。 #前輩抱佛腳一日兩練半隻馬我輸惹

-38. 住在大腦裡的肥胖駭客

五星推爆的好書!.如同先前推薦的《運動基因》,本書同樣是從基因出發,經由生物演化的角度,帶我們重新了解「吃」這件事。.消夜要吃什麼?真是令人傷透腦筋的問題,然而,真正影響我們做出決定的。不單是當下正在閱讀的大腦,更多的是,遠古時期就存在的爬蟲腦「基底核」,負責控制我們的情緒,跑者所知的多巴胺也是從中製造。.熱量獎勵系統、經濟抉擇系統、脂肪恆定系統、飽足系統、基因差異、睡眠狀況、威脅反應系統,這些就

-41. 挖哩咧燦樹

周末行程被打亂,強颱來襲,只能放棄預定的登山活動,縱使前天就已打包好行李,也只能黯然放在角落,畢竟安全第一。.翻翻書,過過乾癮。.這本書推薦程度普普,雖說生理學、體能、訓練、裝備,或多或少都有提到,但稍微粗淺了一些,加減看看還可以。.但還是有新學到的部分,那就是人在高地環境比較會流汗,但相對低溫,少有口渴的感覺,因此要更積極的補充水分,避免脫水的情形發生。.看完了,.燦樹啊,燦樹,啊我不是有稱讚樹

-48. 運動基因

運動場上的表現,究竟是 天生神力 亦或是 後天努力?.這答案簡單,當然是兩者皆是,但就像 1+1=2,大家都知道,但真要解釋起來不是這麼容易。.超級推薦的好書!生硬的生物學在故事的包裝下,搭配作者譯者流暢的文筆,四處探訪最新的運動研究,獲益良多。.列出七個印象深刻的觀點,1.棒球靠的不是動態視力,是肌肉記憶 2.只要超過 230 公分,就有 17% 機會打 NBA 3.高海拔影響,為什麼只有肯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