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人

-3. 減量

早晚合計 18 公里。 大推特推這本書,唯一失敗的或許就是書名,感覺很像無趣的教科書。 四大法則:基礎、燃料、復原、超動力 訓練之外,那更重要的二十二小時。 重點摘要等我讀完第二次

-9. 個位數倒數!

作者寫下自身 90 天的實驗觀察,如何調整生化狀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 身體狀況影響心裡。 其中一句話:不是因為沮喪才覺得很累,而是因為很累才覺得沮喪。 看膩意志力,傳統心靈雞湯式的成功學,或許可以換換口味,有如國中的課文「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 大雨滂沱,在家休跑當個讀書人。 #前輩抱佛腳一日兩練半隻馬我輸惹

-38. 住在大腦裡的肥胖駭客

五星推爆的好書!.如同先前推薦的《運動基因》,本書同樣是從基因出發,經由生物演化的角度,帶我們重新了解「吃」這件事。.消夜要吃什麼?真是令人傷透腦筋的問題,然而,真正影響我們做出決定的。不單是當下正在閱讀的大腦,更多的是,遠古時期就存在的爬蟲腦「基底核」,負責控制我們的情緒,跑者所知的多巴胺也是從中製造。.熱量獎勵系統、經濟抉擇系統、脂肪恆定系統、飽足系統、基因差異、睡眠狀況、威脅反應系統,這些就

-41. 挖哩咧燦樹

周末行程被打亂,強颱來襲,只能放棄預定的登山活動,縱使前天就已打包好行李,也只能黯然放在角落,畢竟安全第一。.翻翻書,過過乾癮。.這本書推薦程度普普,雖說生理學、體能、訓練、裝備,或多或少都有提到,但稍微粗淺了一些,加減看看還可以。.但還是有新學到的部分,那就是人在高地環境比較會流汗,但相對低溫,少有口渴的感覺,因此要更積極的補充水分,避免脫水的情形發生。.看完了,.燦樹啊,燦樹,啊我不是有稱讚樹

-48. 運動基因

運動場上的表現,究竟是 天生神力 亦或是 後天努力?.這答案簡單,當然是兩者皆是,但就像 1+1=2,大家都知道,但真要解釋起來不是這麼容易。.超級推薦的好書!生硬的生物學在故事的包裝下,搭配作者譯者流暢的文筆,四處探訪最新的運動研究,獲益良多。.列出七個印象深刻的觀點,1.棒球靠的不是動態視力,是肌肉記憶 2.只要超過 230 公分,就有 17% 機會打 NBA 3.高海拔影響,為什麼只有肯亞

-71. 昨晚我休跑

如果你有在看奧運馬拉松,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黃崇華教練所寫的 《一萬天不休跑》!.還記得初入馬場的那幾年,猴子總會跟我聊起,站在第一排那些大哥,過往輝煌戰功,但當時不懂事也是懵懵懂懂,名字往往左耳進右耳出。.直到翻了這本書。.三十一年跑界風雲,從黃教練年少聊起,一路上的大大小小賽事,鉅細靡遺的記載,經典賽事如臨現場,其中的汗水與熱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77. 從零開始跑出自我

利益揭露 免費試用系列,本文與 #運動筆記 及品牌 #Adidas 合作,獲得帽子跑衣跑褲跑鞋各一,並針對新款神鞋 #AdidasADIOSPRO2 提供個人感受,文章內容走向皆為自由意志,完全不受干涉,也就是隨便我寫,還可以順便倒數發文,一兼兩顧! #adiZero 的命名讓我想到標題的這本書,作者吳敏是前中國國家長跑隊運動員,初馬就以 2:46:12 拿下杭州國際馬拉松冠軍,是不是覺得很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