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 10. 風雨欲來
Week 10. 1001-1007 (122k) 久違的新高,連跑七天,說不定本月里程會有新突破? 最後一次速度課表是 1600m x 3,表現中規中矩。當日情況一如往常,夆火倫跟我說一起練習,但僅僅練習一起出發,僅此而已… 起跑後就轉個不停,咻咻咻,沒幾下就遠離視線所及範圍。習慣習慣就好。說個笑話夆哥不超速 節奏跑來到 13 公里,下著雨的夜晚,還帶著點秋天的寒意。想不到操場卻依然爆棚,原來
Week 10. 1001-1007 (122k) 久違的新高,連跑七天,說不定本月里程會有新突破? 最後一次速度課表是 1600m x 3,表現中規中矩。當日情況一如往常,夆火倫跟我說一起練習,但僅僅練習一起出發,僅此而已… 起跑後就轉個不停,咻咻咻,沒幾下就遠離視線所及範圍。習慣習慣就好。說個笑話夆哥不超速 節奏跑來到 13 公里,下著雨的夜晚,還帶著點秋天的寒意。想不到操場卻依然爆棚,原來
Week 9. 0924-0930 (118k) 輕鬆跑先不求速度,畢竟週末單攻,十個半小時的雪山主東峰,雖說不是挺快,但走得久腳也是會酸。 速度課表進入收尾,倒數第二週,因此從 1600m x 3 回到 800m x 6。延遲性肌肉痠痛的關係,暖身時一直在想待會跑不完的備案,究竟是要降速?還是減少趟數? 這層顧慮,起跑後居然不成問題,雙腳酸歸酸,仍然算是有力氣,似乎登山使用到不同肌群。感謝夆
Week 8. 0917-0923 (46k) 輕鬆跑降速,週一隨興十八尖山晃晃。 幾週課表下來,漸漸發現二四的練習狀況,就有如公園內的翹翹板:一邊高則另一邊低。如果速度訓練激情,節奏就會跑調;反之若有節奏,則速度變成素肚。這樣魚與熊掌難以得兼的情況,終於在這星期有所突破!! 蹺蹺板斷了 速度練習來到最長距離 1600m x 3,跑了一趟半就下車拉肚子。回來後決定下修成金字塔,沒想到,才一
Week 7. 0910-0916 (115k) 週日偷懶,隔天就拉肚子,於是上十八尖山採藥流汗治病。 週二復原。本周速度訓練換花樣:金字塔練習。一圈兩圈三圈四圈,到達頂點後,再遞減三二一的結束。看起來很像爬山,跑起來更是。四圈過後,意志消沉,雙腳空轉。整個人都提不起勁,上山容易下山難,最後連滾帶爬的結束。 節奏跑課表自評九十分。大概是前天爛掉的補償,也或許氣溫的幫忙。而之所以少十分,因為跟不
Week 6. 0903-0909 (84k) 週一乖乖的輕鬆跑,重頭戲在隔天。 上週零零落落的 1000m ,而這星期同樣速度還得推到 1200m,實在沒有勇氣面對。躊躇不前,滿懷憂愁的坐在一旁綁鞋帶。 「跟上,別怕。」站在起跑線的夆哥回頭說。 既然都開口了。苗栗星光半馬總一願意放下自己的練習,在比完賽後的三天帶著疲勞領著我。於是乎… 奇蹟真的降臨!居然完成了,甚至比先前所有速度訓練還快!!
Week 5. 0827-0902 (117k) 週一在烏雲的庇護下多跑五公里,看似很認真,但其實前一天偷懶全休,剛好而已。 午後一陣大雨帶來些許涼意,對速度訓練而言,可說是久違的好天氣,應該要好好把握機會,提高點配速,但跟打字一樣容易就好了… 不僅沒達到設定的低標,甚至是這幾週來,最慢的一次… 你完成的所有速度練習就像在銀行裡存錢一樣,當你在馬拉松面對最困難的時刻,它就成為你可以召喚
Week 4. 0820-0826 (95k) 速度訓練從 400、600,到了現在的 800 公尺,前兩週都還有點力氣,因而增加趟數,但後來重新思索一番,似乎提高速度才是正解。 週三全休,為什麼?為了明天。 睡飽吃飽,就差沒有焚香禱告,第三次的節奏跑,終於能在拍子上完成。只不過,體感距離所謂 comfortable hard 還差遠的咧… 這樣是不是有點好高騖遠,該下修目標? 節奏跑
Week 3. 0813-0819 (120k) 輕鬆跑定義是目標馬拉松配速慢 37 ~ 74 秒。 漢森真的很嚴格,比想像中嚴格。貫穿訓練主軸的輕鬆跑,是二四課表日之外的練習。本週開始完全遵守配速的情況下,這才發現,以前根本「把輕鬆當放鬆,把方便當隨便,散步啊!」 輕鬆跑是馬拉松訓練必備的部分,同時控制配速則是效率的關鍵,因此應確保不要太過輕鬆。如果你的配速過慢,那麼肌腱及骨骼
Week 2. 0806-0812 (108k) 就從周二開始照表操課。 400m 跑休 200m,原本以為只休息半圈會很吃力。想不到,非常順利,甚至遠遠超過預定的趟數,從 12 趟爆增到 20 趟。 想必不是天生神力,思索一番可能的原因: 配速太慢。剛開始為了提升信心,選擇較慢的 10000m,但考慮總練習量 4800m,速度也應該採取接近的 5000m。 前幾堂課缺席,累積的疲勞不夠。
Week 1. 0730-0805 (80k) 年度賽事臺北馬拉松,較往年提早一週舉辦,嗚呼哀哉。除了少幾天可練習,溫度還可能高個幾度,更挑戰的是:前一周太魯閣馬拉松。 「幹嘛要跑太魯閣?別跑不就得了。」 六年前,生平第三馬。為了擠進三小時四十分,拔腿狂奔,砂卡噹隧道內兩隻大腿輪流抽筋,跛著進終點。隔天動彈不得,整整一周不良於行,壯烈的情況實在忘不了。 更難忘的還有,壯麗的世界級美景,在鬼斧神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