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跑步了!
休息了兩週,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沒有跑步,沒有重訓,沒有爬山,身體都快發霉了… 網誌可以繼續寫了胖的跟貓一樣史上休最久的一次
休息了兩週,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沒有跑步,沒有重訓,沒有爬山,身體都快發霉了… 網誌可以繼續寫了胖的跟貓一樣史上休最久的一次
謹記四字訣:翻開日曆! 就會發現全運會倒數 229 天… 本屆各縣市參賽名額放寬至三人
謹記四字訣:多吃少動! 就會發現二月只跑 239 公里…
「尾寮山也太熱門!每座涼亭裡都坐滿人!」 阿泥沒有回應,我自顧自地繼續說: 「欸,妳有沒有覺得今天走起來很輕鬆?」 依然沒理會,我歪頭思考是什麼原因,本來預計來回八小時的路程,現在不到三小時就登頂!待會就是原路下坡折返了。 是,昨天肝醣超補一整天的關係嗎?還是,十點不到就早早就睡倒的原因?又或是,今天少跑一場高樹蜜棗馬拉松? 0710 很多車都到的登山口0955 尾寮山沒景色三角點1015 休息拍
意味著不論你離山頂有多接近,一到下午兩點鐘就一定要調頭下山,否則很容易遭遇危險。 只好放棄攻頂😥 畢竟出發都下午三點了
或許如此,才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地前進。 <跨越一步的勇氣> 來自於日本網紅登山家 栗城史多,是如何踏入登山,並抱持著勇氣前進,滿滿的雞湯,看了直讓人熱血沸騰。 <巔峰> 1996 聖母峰倖存者 強·克拉庫爾 所寫,但我還沒看完,這本書後來也翻拍成電影 <聖母峰>,2015 當年上映看得我們一群人冷汗直流,八千公尺以上,大自然的威力讓人不得不敬畏。 <一座
<戶外活動完全指南> 頗有份量的一本書,總共 373 頁比十元硬幣高度還厚。 但我一晚就看完: 登山健行、露營、炊事、釣魚、攀岩、登山車、獨木舟、天候、地圖導航、緊急狀況 戶外知識提升一個檔次,還包括 欣賞插圖的能力。 拇指遮住的字是圖解
70%-85% 最大重量 (1RM),一般重訓練習是 12 下, 耐力型運動員改為 4-8 下,共 4 組,組休 2 分半 參考來源 https://scientifictriathlon.com/tts272/ 至於我,阿泥怎麼練,我就怎麼練
過年期間,原本打算再訪那結山,帶著家人改從桃園復興的登山口開爬。 比起水田林道登山口,起始海拔較高,路途更短,但坡度也是加倍的陡!沿著水管路直上,盤根錯結的樹根,巨岩上佈滿青苔,走起來膽戰心驚,於是我們很快達成共識。 折返,遠眺那結山。 回到嘎色鬧部落,泰雅語原意是最角落的地方,遠望群山,同時欣賞整片桂竹,綻放的櫻花,走著走著,剛好看到椴木香菇的種植,也從對談中上了一課。 <瘋高山>
濛濛細雨的天氣,最適合在家爬枕頭山,但是初二早,索性慢跑完開卷兩本剛剛好。 環台跑不是夢。三名來自香港的跑者,一前兩後,分別逆時針 27 日及順時針 23 日完成環台。 要「訓練」的,其實是要懂得享受過程,而不是要急著完成。 鏑木毅越野跑訓練全書。日本傳奇越野跑者,但我到現在才知道這號人物。 上坡最重要的並不是「怎麼跑最快」 ,而是「怎麼跑最不累」。 兩本都算簡單好讀,加減可看,看完就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