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10全運會

-98. 不用考慮惹

「到底要不要跑國道馬?」比賽日期落在十月三日,全運會前十八天,看來要陷入天人交戰…...咦,停辦惹。😗.#ㄍㄉㄇㄌㄙ #更多馬拉松國道最慢紀錄保持.

-100. 再來一百

又是倒數 100 天.110 年全運會馬拉松在新北,定於 10/21 板橋華江橋下壓軸登場,不免俗,倒數一百天就是要開始寫心得,讓我娓娓道來。.上上屆,抱著許願的心態,若有幸入取,必然寫好寫滿全運會之路的過程,成了一切廢文的源頭。.上屆,發文祝福參賽選手,但沒想到,僥倖候補上,懷著感恩的心,還願續寫。.而這次,目前還沒開始徵招選拔,畢竟比起是否能夠入選,更需要祈禱的是,比賽能夠如期舉辦啊!..「你

繼續拼圖

上半年累積跑量 2200 公里,伴我而行的,不是阿泥就是 podcast,累積的亂記筆記也是不少,繼續分享,加減看看吧。 疫情當前 嘗試之前沒做過的輔助訓練 找出弱點,單邊加強 培養新習慣 專注在可掌控的部份 保持心情愉快(維持心裡健康,意思一樣) 準備期的重訓 12-15,之後調整成 6-8 動作是長期的累積 營養補給 進步=跑+吃+睡 蛋白質超補 腸胃決定大腦 You are what

馬拉松就像拼圖

靠著一日兩練,東拼西湊,六月里程結算 503 公里。少了跑步機的加持,夏日炎熱,超過一半的里程是超過 6 分速完成。 馬拉松就像拼圖,這比喻還真是貼切。 練習的過程中,東拼西湊,發現自己的不足,訓練、營養、休息、心理… 分享最近 Podcast 聽到的亂記筆記: 變快的方法心法 更快的秘訣 - 放慢 慢跑才能讓身體從課表中恢復 慢跑時,更要注意姿勢 放下自尊慢跑,內在更能茁壯 初學者 不要練

夸父追日

太陽高掛在大尖山上方,中午十一點,山林涼也是沒有冷氣房涼卡好。斗大的汗珠,爭先恐後地滑落,讓口罩變成了行動式濾水壺。 夏至時節汗噴噴,路上無人我斷魂 實在夭壽熱,但是我並不孤單,耳邊傳來 podcast SSE訓練漫談 對於 逐日奇譚-李奇儒 的訪談,對記錄的無盡追尋… 夸父為了族人,決定追上太陽,抓住它,讓它聽從人們的指揮,於是夸父開始他逐日的旅程。 全運會倒數 123 天。本文筆於冷氣房內

3293

五月總里程 376 公里,相較前一個月減少 25%,當然是疫情升溫的關係,比賽延期取消延期取消,健身房關閉,都沒有跑步機可以練惹。 記下幾個關鍵日期,日後回顧:5/11 全國二級警戒5/15 雙北三級警戒5/19 全國三級警戒5/26 全國強化三級警戒 於此同時,NIKE AIR ZOOM STREAK 5 經過將近六年的摧殘,側邊的透氣網布也穿透了,累積里程 3293 公里,辛苦它了。

五百俱樂部

重返五百俱樂部! MoM 115%里程翻倍,健人就是腳勤,只有兩天全休沒跑,畢竟出院後,更加體會 - 能夠跑步是件幸福的事。 YoY 0%去年同期 526 公里,以為退步,但後來發現搞錯了,當時錯把上島山、大三元 兩次健行都算進去,實際上也是 500 公里。

26 天訓練計畫

比賽結果超乎預期,可以來分享這段時間的訓練方式了,如何退步十一分鐘。 3/9 住院,3/23 獲准跑步,4/18 馬拉松 秉持不三不四原則:不受傷、不勉強、不躁進,不能不領獎金不然就學猴子不起床。 積少成多,多多益善,具體的訓練方式如下: 拉高訓練頻率:賽前一天全休,其他日子天天跑,只有 4 天沒早晚兩練。 單次強度適中:共 45 次活動,最長為半馬距離,平均 10 公里上下。 總訓練負荷高:

年度首場馬拉松

「我的大腿還在痠。」 噁男笑著說,起跑哨音響起,阻止他繼續用花言巧語迷惑眾人。 一馬當先,只見噁男朝著不存在的馬尾女孩狂奔,就這樣消失在大家眼前。 堂堂博士,怎麼會如此心口不一,令人痛心疾首,到底高等教育是出了什麼問題?邊跑邊感慨,國偷老師健壯的身影從眼前閃過,想起賽前:「我目標 sub 330 而已。」 上梁不正下樑歪,不言可喻。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每次都躲在後頭的行徑。心一橫,當起第二集團列

強風吹拂

改管後的首場賽事 新竹海洋國際馬拉松 先來個速報心得,莫忘初衷 保持心情愉快領獎金 海洋馬洗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