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臺北馬

只要我能跑,沒什麼不能解決的

臺北馬前一週,減量期,跑多不如跑少跑少不如跑巧,週間里程 42k,既然身體不能跑步,那心靈總可以自由狂奔吧! 到圖書館晃了晃,拎著松浦彌太郎所寫的輕薄小書,標題就是書名。說來慚愧,在這之前從沒聽過這號人物,還自栩讀書人。因為光是從博客來搜尋,就發現至少六十本翻譯著作,實在汗顏。 那為啥會挑到這本? 我這人很簡單,真男人張嘉哲有寫序。 附上文章摘要: 我住在東京,但說實話我對東京馬拉松一點興趣也

人不輕狂枉少年

一般來說,我是前半程比較保守的人。 但這次不一樣。被大魚剪輯的熱血影片沖昏頭,鳴槍後看到 #229小隊 在眼前發車,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挺誠實的,雙腳不自覺跟著節奏前進。 機會難得,天時地利人和,錯過這次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雖然說,起跑的配速有點快,呼吸也有點喘,但我心裡想的是:「不管啦,就跟到爆掉為止!」 先上車,後補票 新路線的確有些新氣象,路痴如我,都能感受明顯的不同。環東高架上嶄新的體驗,

八年前的動態就是這張圖。

初馬過後,朋友之間互相推坑入坑推坑入坑,兩鐵、越野跑、路跑、接力、半馬、日月潭、半程鐵人,各種不同類型活動,就這樣過了夏秋兩季。 隨著冬天到來,將目光轉向可怖的馬拉松,你去我就去,你拉我拉你,一口氣接連不斷地報名。 交友不慎,樂此不疲。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逐漸了解,原來有所謂 AIMS 賽道認證,個人最佳稱為 PB,有經過丈量里程的賽事才是標準,而第四場,最快的遠東馬,雖然跑到五分速,但不能算

-48. 臺北馬拉松倒數一百天

拖了這麼久,本週終於公布進香資訊,銅標賽事,調整後的遶境祈福路線,還有加量又加價的人數及報名費。 報名連結老司機們都知道,只是要提醒一下,不管你是免抽籤還是考驗人品,除了記得期限內報名,最重要是要繳費才行喔!! (e.g.不肉腳超馬肉漏繳) 照例落點分析,根據歷年的成績推估: 2014 - 304,2015 - 251,2016 - 249,2017 - 247,2018 - 245, … 203

WK 19. 臺北繞境祈福大拜拜

 Week 19. 1203-1209 (85k)  年度期中考 2:45:51,和上一場有認證的渣打馬相比,雖然只有進步區區10秒,但是剛好從 246 升級 245,正式更新個人紀錄,心滿意足平安喜樂。 感恩的心 賽前目標-無傷無痛破紀錄就好。 簡單不簡單 明明才三天前的事情,但淒風苦雨下回想起來卻很模糊。這次也試著不看錶,把每公里的自動提醒關掉,只有在經過感應點才瞄了幾眼,反正就是跟車嘛。 跟

二零一七,滿是驚喜

又到年末盤點時刻,臉書悄悄的顯示五年前的一則動態,第一年跑馬拉松的年度回顧。 看著照片拼貼,就像推開一扇扇任意門,陣陣回憶湧上心頭。那時為了參賽特別準備的戰鞋,白色輕巧的美津濃,陪我跑過上千公里,也在上周正式退役。原來,不知不覺,已經跑了這麼遠。 5 年後的現在,想不到還在馬場上奔馳,好巧不巧,今年也是參加 5 場馬拉松。 兩四。二月。渣打馬 - 02:58:27 前一年才在臺北馬創下個人最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