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絮絮叨叨

一般人

泥:我們來個一般人的早餐約會吧?我:好啊,坐車去基隆找神豬。 快閃兩小時 內用🤤大麵炒虱目魚羹魷魚羹蔥油餅豆漿燒餅油條水煎包 外帶😌水煎包雙胞胎大腸圈豬肝腸 #感謝神豬讓我們有吃又有拿#吃早餐還外帶午餐

掌握跑步之道:雜談身體與跑姿的微妙關係

掌握跑步之道:雜談身體與跑姿的微妙關係​先前在 #不停腳 的訪談中提到,對於自己較慢的 170 步頻,想要進一步的改善,看有沒有機會接近天才夆的 186.​方法是尾隨阿泥。​練了幾週,上場檢驗成效的 #dodo桃園國際馬拉松,雖然試著加速擺臂,縮小步距,拉高步頻,但結果可說是零零落落,落人口實。(夆之口)​Podcast “That Triathlon Show” EP#388​這集主題是聽眾提問

天氣涼爽,自主半馬!

睽違已久,上一次跑長距離,都是在比賽裡。​我是 3 個禮拜前的 #4117中央公園馬拉松阿泥是 3 個月前的 #金門馬拉松 半馬​心血來潮,朝基隆方向跑去,舒服的溫度,實在捨不得停下腳步,沿途賞貓,超過二十一隻,因此也跑二十一公里。

《像冠軍一樣思考》

作者是運動心理學家,以自身多年教練顧問的經驗,用故事方式,呈現格言及行動要訣。​這不就是老生常談、心靈雞湯?​當然是。​但偶爾喝一口,挺不賴。​分享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及概念。​“記者訪問獲得兩面奧運金牌的選手,評論她追逐金牌得到了回報。運動員馬上回說她沒有追逐任何獎牌,而是多年來每天訓練六個小時,然後獎牌自己來找她。記者接著稱讚她的犧牲,她堅持表示沒有什麼犧牲,她選擇了每天訓練六個小時。”​概念則是

這是我中午的便當

對馬拉松選手來說,午餐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在比賽中,能量補充是非常重要的,但你知道嗎?午餐不僅僅是能量補充,還有著神奇的轉折作用。一位馬拉松選手分享了他的午餐經驗:「當我在比賽中感到力不從心時,我吃了一個漢堡,突然間就有了動力!」不同的食物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午餐可能會成為馬拉松比賽中的秘密武器。 #以上內容出自chatGPT

今年的百岳首發

​今年的百岳首發 #南湖北山​循序漸進,前幾週 #七汐縱走 暖暖身,相較去年首發的 #審馬陣山 多推進了一點,但也不至於到 #南湖大山 這麼辛苦。​第三次造訪,本以為老哽,沒什麼可分享了。​但… 我路痴。​勝光登山口到松風嶺,這段路怎麼長高長大了,不是轉個彎就要踢新路,怎麼稜線爬這麼久,更別說這次的風。​呼…呼…呼…呼,吹個不停,是我爬山以來吹最夠本的一次。​從頭到尾,林間到稜線,山腳到山頂,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