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不提供紙杯記得自備環保杯
墾丁馬從簡章、官網、粉絲團、甚至賽前通知,不斷的提醒,縱使過往經驗告訴我,總有紙杯給競速選手,但這麼密集的宣傳,保險起見,我還是帶個環保杯好了。 找半天找不到,先拿小寶特瓶擋著用。 五點的墾丁大街,昨夜的喧囂就像夢一場,少了人群,更增添了些秋意。這是場小而美的活動,賽前五分鐘還在跳暖身操,相當歡樂呢。 突如其來的短陣雨,比賽就這麼開始。 我、方柏偉、古佳倫三人成虎*的在後頭追趕,沿著台 26 線
墾丁馬從簡章、官網、粉絲團、甚至賽前通知,不斷的提醒,縱使過往經驗告訴我,總有紙杯給競速選手,但這麼密集的宣傳,保險起見,我還是帶個環保杯好了。 找半天找不到,先拿小寶特瓶擋著用。 五點的墾丁大街,昨夜的喧囂就像夢一場,少了人群,更增添了些秋意。這是場小而美的活動,賽前五分鐘還在跳暖身操,相當歡樂呢。 突如其來的短陣雨,比賽就這麼開始。 我、方柏偉、古佳倫三人成虎*的在後頭追趕,沿著台 26 線
賽前三天,忽然自我懷疑,擔心起這樣的練習方式,到底會有什麼下場。不免開始碎念,於是阿泥放了張照片到我枕頭下,說是壓壓驚? 兩點半自然醒,緊張到睡不著,嗑完麵包後乾脆提早出門,到會場也才四點半。 熟悉的面孔陸續出現。 心情忽然放鬆,回想初衷,能站上全國賽事最高殿堂,實屬不易,能做的,就是奮力一搏不愧對自己。 天氣還行,雖然是濕了點,但至少試跑時的太陽沒出現,風也小一些。 河濱繞三圈的比賽開始了。
「我的大腿還在痠。」 噁男笑著說,起跑哨音響起,阻止他繼續用花言巧語迷惑眾人。 一馬當先,只見噁男朝著不存在的馬尾女孩狂奔,就這樣消失在大家眼前。 堂堂博士,怎麼會如此心口不一,令人痛心疾首,到底高等教育是出了什麼問題?邊跑邊感慨,國偷老師健壯的身影從眼前閃過,想起賽前:「我目標 sub 330 而已。」 上梁不正下樑歪,不言可喻。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每次都躲在後頭的行徑。心一橫,當起第二集團列
疫情衝擊,連續兩年金門馬取消,並接連造成骨牌效應,台南古都半馬、高雄馬、高雄捷運馬… 各賽事紛紛延期。 雖然我沒有報名這一屆,但七年前的今天,是我首次飛出台灣本島的金門馬! 浩浩蕩蕩一群人包棟高級三合院,踩點金門十景,跟著美食節目找餐廳,完全觀光客,只是郊遊不慎多了點路跑。 當初的十六人,如今只剩下我毋忘在莒,堅守馬場,或許是 髮型 cosplay 風獅爺? 跑過都會唱奔跑夢想和生命乾杯在海邊賽
臺北馬前一週,減量期,跑多不如跑少跑少不如跑巧,週間里程 42k,既然身體不能跑步,那心靈總可以自由狂奔吧! 到圖書館晃了晃,拎著松浦彌太郎所寫的輕薄小書,標題就是書名。說來慚愧,在這之前從沒聽過這號人物,還自栩讀書人。因為光是從博客來搜尋,就發現至少六十本翻譯著作,實在汗顏。 那為啥會挑到這本? 我這人很簡單,真男人張嘉哲有寫序。 附上文章摘要: 我住在東京,但說實話我對東京馬拉松一點興趣也
一般來說,我是前半程比較保守的人。 但這次不一樣。被大魚剪輯的熱血影片沖昏頭,鳴槍後看到 #229小隊 在眼前發車,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挺誠實的,雙腳不自覺跟著節奏前進。 機會難得,天時地利人和,錯過這次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雖然說,起跑的配速有點快,呼吸也有點喘,但我心裡想的是:「不管啦,就跟到爆掉為止!」 先上車,後補票 新路線的確有些新氣象,路痴如我,都能感受明顯的不同。環東高架上嶄新的體驗,
初馬過後,朋友之間互相推坑入坑推坑入坑,兩鐵、越野跑、路跑、接力、半馬、日月潭、半程鐵人,各種不同類型活動,就這樣過了夏秋兩季。 隨著冬天到來,將目光轉向可怖的馬拉松,你去我就去,你拉我拉你,一口氣接連不斷地報名。 交友不慎,樂此不疲。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逐漸了解,原來有所謂 AIMS 賽道認證,個人最佳稱為 PB,有經過丈量里程的賽事才是標準,而第四場,最快的遠東馬,雖然跑到五分速,但不能算
無風無雨無太陽,低溫不冷,涼爽真舒服,於是我脫下頭巾捲起袖套,沿著堤防海岸線,往白沙屯媽祖廟前進,談笑之間,一座座巨型風車如同裝置藝術,遠方鐵道,遼闊海景交織出美麗的風景畫。 以下截錄阿泥心得:事隔三年,再次回到我的初馬舞台;依然記得那天颳海風又飄雨的天氣,沿海爬坡的路線加上經期第一天,最後還拉傷忍痛回來,真是痛苦又美好的回憶! 同樣的比賽,這次卻有全然不同的結果,因為上一場只有她自己跑,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