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賽報

第一屆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

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路線是從觸口遊客中心出發繞一圈,沒有經過阿里山,所以名稱才有神木下,賽道活動路線採國際標準丈量。 高度圖長的就像醬: / \ _ _簡章文字說明:「全馬 4K-10K 為爬坡路線,10K 後均緩下坡。請詳閱高度表,以方便配速。」稍微瞄了一下就沒放在心上,不過是爬座小山。 但是,國偷賽前 DNS 的聲明,底下回文討論到路線相當熱烈,似乎不是我想的這麼簡單? 老溼耳提面命的重點提

時薪七百錢歹賺

「快來不及了!跟上啊」宜運雙雄提醒我。 三重馬拉松跑進三小時就有三千元,直接乾脆,原本是四月的賽事,疫情關係延到這個時候,就當作長距離練習。 30k 輕鬆跑,接著持續加速到終點,質量並濟。 上面是想像,實際上是拚了老命,河濱沒有遮蔭,一路頂著烈陽,最後手刀狂奔,勉強提早一分半回來。 破 三 好 辛 苦 感謝老司機游前輩感謝宜運間歇沒讓我白跑一趟感謝三重馬拉松協會的激勵獎金我就是要靠鞋啊

太魯閣馬拉松,更正啟事

昨日一時不察,才找了幾屆資料就自稱「太魯閣最慢冠軍」,但經過完整資料檢視,實則史上第二,勉強能說則是新路線之來,首位跌出240。 攤開所有成績,是第六屆 2005 邱建興老師的 244,為了避免有人說出大不敬的話,例如要我把PB練的比他快之類,附上馬場長青樹的資料。 歷代百傑 41 名,全馬最佳成績 229。維基百科上寫道:梨山奧林匹克馬拉松冠軍,曾五度參賽,四次獲冠,更扯的是 101 馬是 23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 ...

再度踏上錫恩大的故鄉,壯麗峽谷的太魯閣馬拉松,前兩次分別是 2012 及 2018,我的第三馬及前輩的兩百馬。 山神保佑,在預報連續下雨之間,賞了個晴天,雖然起跑時體感悶熱,但總比雨中擔心落石好些,且愈跑愈舒服,太魯閣大橋上有涼風,回到中橫,又處處遮蔽,尤其是在隧道穿梭的時候。 進入最後的砂卡礑隧道,我忍不住回頭,看後方的追兵是否跟上,好險沒對到眼,於是注意力又放回眼前的計時鐘,時間跳動,想像是台

我從跑步中領悟的道理

上週的開廣飛跑盃,過了半程就覺得肚子不舒服,檢討反省,都是自己嘴饞貪吃,想說要跑超馬,多啃了四顆小麵包所造成的。 因此太魯閣早餐,就只吃兩片吐司及小餐包,果然腸胃很給力,或許勤跑兩次廁所也有關係,總之就沒有吃很飽。 另一則故事, 週五殺到花蓮時才八點多,擔心先去海洋公園會走太多路,隔天跑不動。 因此行程稍做調整:米奇公園,接著七星潭,順便走走四八高地,以及旁邊的觀光酒廠,晚上則就近在民宿旁買隔天

太魯閣總一,二四一

兩年前,前輩兩百馬,相較之下,今天起跑時溫度明顯高了許多,陽光普照,慢跑就全身出汗,輕輕鬆鬆就暖好身。 第三次參加,峽谷的景色依舊壯麗,在這世界疫情動盪的時刻,還能參加如此美麗的賽事,真是動人,更感動是好運拿到第一😆 興奮到模糊有任務在身不是故意不領獎的啦感謝幫我加油的各位

賽後三日

賽後三日,早晚早早晚斷斷續續跑下來,累積剛好也五十公里,無傷無痛,感恩惜福。 先前忘了提到,感謝超馬協會,提供菁英參賽資格,讓我免費在河濱玩套圈圈。

公里算比較累還是英里

Divide and conquer 是演算法的一種,中文翻作分治法。白話文解釋,就是將複雜的問題,反覆切割成兩個或多個小問題,直到能簡單求解,再將這些子問題合併,就會是原本大問題的解答。 化整為零 - 原來可以用這四個字代替上面那段解釋。 剛結束的開廣飛跑 50k,就是這樣,把力氣分攤到 25 圈,我個人覺得,心理負擔相對輕鬆,但這也挺見仁見智,例如新科國家記錄保持人是說:「我更習慣繞操場,1

超馬五十公里初體驗

「後 8k 才是決勝局」老皮特別提點。 薑果然是老的辣,劇本依照他所說的上演,超過全馬後,每一步都是不同感受,只是他沒想到的是,我是配角,被逆轉的那個😆 疲勞感湧現,看得到,追不到… 一切的源頭是上個月,生日意外的表現,嚐到甜頭後,就開始物色接下來的賽事們。 就用 50k 來開始吧!想說沒正式比過超馬,雖然來回不少次桃園新竹,但終究跑跑停停跑好玩的,而這場是飛跑十年,又是全國錦標賽,聽起來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