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班日回顧金門行
金城老街、古寧頭戰史館、北山播音牆、北山古洋樓、古寧頭牌樓、安歧風獅爺、九宮坑道、沙溪堡、吳秀才厝、李將軍廟、湖井頭戰史館、西方老街、北風爺、鐵漢堡、八達樓子、沙美老街、馬山觀測站、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陽翟老街、太武山、陽翟老街、水頭聚落、得月樓、建功嶼、翟山坑道、明遺老街、莒光樓、陳景蘭洋樓四天下來,我都穿 #Footland 加壓腿套幫助恢復,效果或許見仁見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 挺保
金城老街、古寧頭戰史館、北山播音牆、北山古洋樓、古寧頭牌樓、安歧風獅爺、九宮坑道、沙溪堡、吳秀才厝、李將軍廟、湖井頭戰史館、西方老街、北風爺、鐵漢堡、八達樓子、沙美老街、馬山觀測站、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陽翟老街、太武山、陽翟老街、水頭聚落、得月樓、建功嶼、翟山坑道、明遺老街、莒光樓、陳景蘭洋樓四天下來,我都穿 #Footland 加壓腿套幫助恢復,效果或許見仁見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 挺保
期待中又帶有一絲緊張,距離上一場比賽已是兩個月前的臺北馬,雖然過年間跑了不少,但畢竟速度跟強度相差甚多,不免感到焦慮。賽前名單公佈,預期心態就一路向下修,從賺一筆到交通費回本、住宿費打平,最後只要能補貼餐飲費即可。這是阿泥第一次到金門。周五下午開始走行程,隔天還參加 #金門五公里障礙賽,兩天就走了四萬五千步,走好走滿。七點二十開跑,頗晚,還是在十公里及半馬後起跑,頗具創意的設計呢。縱使
刷新紀錄? 沒有。慘烈走路? 沒有。似乎少了些峰迴路轉的劇情,腦袋就像一團糨糊,本來想學前輩擺爛不寫心得。但這幾天看了大家的賽報,感動的故事,同時翻查過往自己的文章,覺得流水帳也是值得一記。我跟湧哥一樣打事後針。太魯閣馬拉松全開、折返陪阿泥慢跑、隔天逛海洋公園,以為神勇,結果週一才延遲性痠痛?可能是內縮肌拉到,睡覺起身都要扶床,打噴嚏五臟六腑都要垮了,甚至七分速腳都使不上力,休跑休跑休整
比賽日期 成 績 折返 碳板鞋 總排 2012/11 3:39:49 128 2018/12 2:45:34 14K 7 2020/11 2:41:25 16K Next % 1 2022/03 2:38:03 20
不吐不快,除了舌頭之外,還有參賽心得。我和暖男輔和暖男融一起等阿泥排完落落長的廁所,極高效率完成寄物,擠到前排起跑線,暖身就完成了。隨即起跑,天陰氣溫低,第一集團很快噴出去,智群哥提醒我最短路徑,同時和前方維持可視距離。繞了一圈,回到太魯閣牌樓。遇到推著娃娃車參加五公里組的跑友,他們讚歎美景之餘,也不吝惜給我們加油打氣,此時腳步輕盈,於是我自告奮勇當起了列車長。這樣順順領先回去就好,我心
前導車基本的功能就是開路,路線指引,讓我們後方的選手可以無腦跟著。更進階的服務是:車流預警管制、交會人潮引導、維持穩定速度、叉路口提前告知方向。而這次魏大哥做得遠超過這些。沿途用手勢提醒路面狀況,坑洞或補丁,以及容易打滑之處。並在回程時,與超半馬路線重疊,加速騎到前方請補給人員將水端出來,避免我與跑者碰撞,同時還叫旁邊的跑者們幫忙加油。而最印象深刻的是,往龍鳳瀑布的 10% 上坡,推著自
今天目標相對明確 - 抓賽道紀錄 2:39 or 能跟多少算多少。跟誰跑,當然是跟心得博士阿賊 - 從半句都不寫,到現在全馬、超馬、別人跑馬、準備報名、未完賽,場場都寫,實在是馬場之表率!一出發就直接拉速度,絲毫不拖泥帶水,我亦步亦趨的跟著。「這速度太慢你就先出去… 我狀況不太行…」阿賊講了一大串,但我看他都沒流汗,這是不是在唬爛?然後他就加速了。維持等加速度通過第一折返點,第 18K
黑暗中起跑,那幾個說來練習、輕鬆跑的,很輕鬆的就跟著小黑跑走了。 沒關係,就照自己的感覺跑吧。 本來想說拿小瓶水,水站就過門不入,但併肩的咖啡哥貼心的提醒:「濕度很高,要多補點水喔。」雖然太陽沒有出來參一腳,但溫度漸漸上升,也是汗流浹背電解質流失。 好險我沒亂來。 跑著跑著,慶幸自己做的決定,放棄週六的宜蘭杏輝馬,連著跑太勉強了,還沒有能力駕馭兩場,上次太平洋接長榮馬,瘋狂的事體驗過一次就好。 這
06:10 #花蓮太平洋縱谷馬拉松09:03 終點,差一點被反超09:33 勉強有力氣從路旁站起來11:20 午餐,總匯、奶酥厚片、蔬菜蛋餅、奶茶12:00 開車一路向北14:30 石碇休息區15:20 西門町入住17:00 晚餐,綜合咖哩、味噌湯、泡菜21:10 睡覺03:10 起床04:35 出門05:10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05:37 天黑黑,腹總輕鬆慢跑比愛心06:27 環東大道折
烏雲逐漸退散。前輩現身,讓氣象報告完全失準,無風無雨,帶來的盡是陽光與溫暖!後半程失速的我,好想走路,但想起前輩的堅持,決定堅持繼續跑了下去。堅持不寫心得的暖男!堅持穿自己想穿的暖男!後山勇士 x 排隊動物 x 花蓮代表#感謝大會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