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岩連峰越野挑戰賽 🪨

心得不宜拖太久,
雖然身體狀況還沒恢復:
心律變異偏低、肌肉依舊痠痛、靜止心跳高,
但還是要面對,積極處理,才能快點回到正軌。

十月全運會,不如提早參加比賽當練習,
看到 30K 連峰挑戰組,心想:
「嗯,距離比 #汐鴿 多一點,應該是換個地方早起跑跑吧?」

感謝 #傑佛瑞 #4COME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讓我來玩玩,結果真的被玩玩,矽鶴。

前情提要結束,回到賽場上。

當天一早,接駁車下車後要走到會場,
連續樓梯迎接,
手錶立刻跳出通知「本日登階已達標」

天氣相當熱情,起跑約 31 度。

我沒意識到這些警鐘,只想到賽前 #不停腳 雪梨馬影片,腳大說上下坡地形適合我,於是當起第一集團衝出去了。

路線新鮮特別,但我不記得,照抄賽道介紹:
「奇岩連峰賽道結合自然地貌與人文歷史,途經黃金劇場、弘法大師岩、丹鳳石、軍艦岩等地標。跑者不僅感受陡升挑戰,更能在奔馳間俯瞰台北盆地與淡水河景致。」




汗流浹背,渾身濕透,根本無暇欣賞風景。

15 公里遇到周青,身為主辦方,他站在一旁納涼 —
不對,是加油。
我喊:「太硬了吧,怎麼才一半!」
他笑:「待會才是主菜喔,暖身完畢囉。」
我哭:「我暖身完,斃了。」

賽事名稱是 SKY HUNTER
但我不是獵人,是獵物。

後段開始,被一個一個選手超過。
而我完全不在意,
因為腦袋啟動生存模式:「要怎麼回去?」

大腿、小腿、臀肌、橫膈膜,全在抽筋邊緣。

日本移地訓練?倒是發揮作用了—
因為我真的只能走。

模式逐漸退化:

  • 開始:上坡快走
  • 後來:上坡走、平路快走
  • 最後:上坡慢走、平路走、下坡快走

甚至一度想把手錶運動模式改成「健走」。


到了補給點,只想大口喝可樂,
大口喘氣好想躺下來,
但不行啊,阿泥晚上要帶我吃大餐。

我不知道捷徑,也沒有回收車,
只能硬著頭皮,按著軌跡凸回去。

終點線前,已經搖搖晃晃。

過線後,猛灌一公升可樂,吃兩碗豆花,再躺三十分鐘。

檢討與反思
1.背包或許改背心
2.調整水袋重量
3.電解質補不夠
4.咖啡錠不需要
5.能量補給太少
6.前面速度要慢
7.過去的成績已過去
8.感謝有人故意走錯路承讓

感謝攝影師 📸 #清冰 #越野旅攝
#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 倒數 6 週 1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