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隻
這是一隻 #汐鴿
這是一隻 #汐鴿
2014 是我首次參加 #大腳ㄚ接力 ,雖說比 🐳 早了一屆,但是中間漏了三次,論起資歷完整度,連續參加的他還是大大。 大大在牛棚,負責提供冰桶涼ㄟ兼陪跑,輕鬆。 都會園路的上坡,鯨魚領頭帶著雜魚逆流而上,一棒接一棒,最終笑了 33 公里,輕鬆? 接力,接住對方的壓力,繼續跑下去。 比起一個人的比賽,從報名開始就是分工合作,互相協調,畢竟我們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可不會用手推著隊友前進。 我們就
#大腳ㄚ接力 7️⃣7️⃣7️⃣ 七月七日社會組總七 九百腫名言:「唯有自己超越自己」我是覺得這天氣跑完就很了不起了,畢竟光站著就自動暖身完畢… 🥵 而且怪物很多,有人前一天三進七星山,有人下坡就開始喘,後來被奶茶沙士氣泡水淋頭,最後還能赤腳完賽。 小暑的隔天被夆哥笑鼠,一直說我 17 分台 17:63 … 個人比較滿意的是,去年收操 21K 這次進步成 27K 跑到攝影大哥都說:「你們是
「週日 #大腳ㄚ 你還不認真練!」這不是隊友的叮嚀,而是敵隊的嗆聲,上個月跑九百公里的腹腫(他現在體脂太低,綽號要改了啦…) 只好跑 #汐鴿 抱跑鴿腳,但他有所不知,接力賽的秘密我已參透! #靠隊友 其中關鍵魔法咒語 #懷抱希望靠第八棒 不管是臨時抱猴腳的猴子,還是專練八百間歇的王牌夆,壓力不要太大喔。 ☺️
這本十年的登山寶典,去年六月推出中文版!當時我立刻推薦圖書館購買,但排隊現在才輪到,相見恨晚! 精美的圖片搭配扎實的內容,閱讀起來相當過癮,隨手記下幾句頗有感觸的句子: 訓練令你變弱,而非變強,你是在恢復期變強的 你必須對自己誠實:沒有人真的關心你是否登頂,你是為了自己而做。 訓練計畫成功的三原則:持續、漸進與調整。持續擺第一是有原因的。沒有持續,後面兩項根本毫無意義。 針對你的弱項訓練,
大劍行 36.1k | 2838m | 12h50m (02:05 - 14:55)00h00m 仁壽橋01h35m 大劍山登山口,休 5 分04h15m #推論山 ⛰️ ,休 15 分05h30m 油婆蘭營地07h00m #大劍山 🗡️ ,拍照 45 分08h48m #油婆蘭山 ⛰️09h41m 推論山11h31m 大劍山登山口,休 5 分12h50m 仁壽橋 前一天豪雨,想說是不
「少年吔!你這雙@$#@&?」 今早在汐碇路晨跑時,冷不防一名騎機車的北北過來向我搭話,我拿下耳機才聽懂。 「你這雙鞋看起來很讚欸,是什麼牌子的?」「#HOKA 」「我也有在運動,但之前買過 OOO 還有 XXX 的牌子都不行,都太薄了。你那個怎麼拼,幫我記一下!」接著北北把手機給我。 一頭霧水加上一頭汗水等於滿頭問號的我。 接過手機發現北北巷子內,因為他有安裝 Garmin Con
這次挑戰單攻 #大劍山 🗡️ 阿泥上次爬百岳已是去年九月,品田山一座。 今年雖然在冰島有爬 #Móskarðshnjúkar (名字忘了還回去查拼音)但比起大劍不是同個量級,她相當擔心。 來回 36 公里,爬升 2800 公尺。 特別是綿延不絕陡峭的天梯,又稱「站起來的路」 雙腳發抖,揮汗如雨,但我後來發現個秘訣,就是… 只要記得手機末三碼,就能取劍成功。 感謝留守人老皮
Beat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用生命餵養 #汐鴿 🫴🕊️
早上跑 #汐鴿 覺得自己就像長腿志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