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賽,很多人對我有不小的期待:
「看好你素人跑者的表現。」
「都跑進 230 了,就差一面全運會獎牌了。」
「報名成績是第四種子欸!」
不知怎地,這些話讓我想起前陣子看的 F1 電影。
一位曾因重傷退休的車手,三十年後重返賽道—
典型的英雄旅程故事。
我之所以有共鳴,當然不是長得像布萊德彼特,也不是因為是賽場上年紀偏大,而是因為那句台詞:
「It’s just noise. 不要理會雜音,專心活在當下。」
是啊,我是為了享受,才來到這。
(事實上,我也不知道會跑怎麼樣!)
前情提要結束,回到賽場上。
前一天,北部依舊狂風暴雨,
大到不放颱風假真的說不過去。
而隨著一路往南開,
天氣逐漸放晴,只能說南北兩樣情。
領完裝備號碼布後,就躲起來吃地瓜球,
沒去找大家噓寒問暖聊聊天—
閉關早早睡。
這次各縣市都有派出代表,參加人數創下新高,
加上大會工作人員,還有很多朋友出賽,
整體感覺比往常更加熱鬧。
起跑時沒有照號碼排,大家隨性地站,
鳴槍後,我就被甩到後頭,但正合我意。
賽前看了古人的賽道體驗,
得知逆風和側風不斷,
因此我能躲就躲,跟在第二集團後方。
路況筆直平坦,天氣比預想的好,
就是濕了點,跑沒多久鞋子就全濕了。
前半馬通過 79 分多。
奇怪,真奇怪,
秒數和上週拚死拚活跑回來的 #寶礦力路跑 差不多,
但感覺卻輕鬆許多?
這是什麼奇妙適合跑馬拉松的體質嗎?
就在我胡思亂想時,左腳著地突然感覺一陣燒灼—
「啊,應該是起水泡了。」
心裡有底,但還是自我安慰:
「或許不嚴重,我凡士林塗很厚。」
第二次折返時,
前方選手快了點,我慢了點,
距離就這麼愈拉愈開了。

那時候的我在想什麼?
「不要管別人,終究得靠自己的雙腿回去。」
最後,留個補給紀錄給日後參考用:
帶了條膠沒動;鹽錠吃了四顆;
手上水瓶裡放一粒咖啡因錠,還撒了一些寶礦力粉。
這是我五屆以來,第一次自備飲料:
25K 運動飲料
35K 結冰水
📸 #轉身 #阿泥
PS1. 感謝幫忙補給的同學
PS2. 感謝一起跑步的各位
PS3. 感謝阿泥和我一起來
PS4. 賽後可以洗澡真的讚
PS5. 賽前陳游游賜予別針,也許就是這樣把「總五之力」傳到我身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