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追蹤破四千

追蹤破 4️⃣0️⃣0️⃣0️⃣ 來回答 QA ⁉️

Q:
請問平常吃的便當是阿泥幫忙準備的嗎?
延伸問題:會挑食(看您吃的便當因該是不會)
或有什麼飲食控制及日常保健食品~

A:
前一天晚餐打包成隔日便當,主廚大部分是阿泥,而比較不可口的時候就是我。

不挑食, 而且平日都吃自己,所以假日不忌口。
不過為了睡眠恢復,咖啡和酒我都不碰。

沒有額外吃補劑,
早餐吃麥片加乳清蛋白,確保蛋白質攝取足夠。
跑後除了結冰水,還會喝桑葚汁、甜菜根汁、黑麥汁、椰子汁。


Q:
賽前吃什麼,幾小時前起來吃?
及比賽中的補給策略,多久吃一包膠、鹽錠及補水還是運動飲料?

A:
前一天晚餐,這餐比當天早餐重要 ,
吃炒飯點小菜,萬一不夠飽會再吃個麵包。

早餐是前兩小時吃,超商或附近麵包店買,
選擇少奶少纖維不包餡的,就是很無聊那種。

近五年比賽都沒吃膠,
兩粒咖啡碇,混在手中的 350cc 寶特瓶開水,跑的時候想喝就喝,
鹽錠約在 21, 35 的時候吃,運動飲料喝大會的,天氣熱就多喝幾次決定。

不過近來學到超高碳水補充,
所以可能改邪歸正來吃膠?

Q:
以您的強度來說7分配左右的活動,
對您的主要幫助,
及覺得有垃圾跑量之說嗎?

A:
我的跑步哲學是少量多餐、遠離坐式生活,
可以的話最好每天都跑兩餐,
因此強度控制就很重要,不然只是增加受傷風險。

如果我自己跑,輕鬆跑速度會更快,
但可能會不自覺太快,反而無法長期的累積。

而和阿泥邊跑邊聊放鬆身心,將跑步與快樂連結。
同時在 7分配,也會訓練到一些不常用的肌群。

本來我是覺得沒有「垃圾跑量」一詞,畢竟身體會知道累積的疲勞,但後來想想。

垃圾就是沒用的東西,
不過這見仁見智,
你的垃圾可能是我的寶物,反之亦然。

因此為了湊數字或者是展示在社群媒體,
而不傾聽身體的聲音,
導致受傷,那對我而言這就是垃圾跑量。
不過如果你開心,那就開心。

#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 倒數 8 週 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