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我看了兩次。
講到跑步,大家都知道要練身體:課表、肌力、補給、恢復、睡眠…
為了健康,其實這些就夠了。
但如果這是一場遊戲、一場競技、一場挑戰,
那麼,心,也要一起練。
我原本想,如果大腳ㄚ跑爆,就拿書中內容當借鏡,結果跑得比想像中還好。
或許,真的有練進去,也有讀進去。
#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 倒數 15 週又 2 天
比成績更難的,是低潮後還願意站上起跑線,
以下摘錄,送給大腳ㄚ沒跑好的你:
東山再起的必要條件:接受現實、擁抱現實 、因應現實
#接受現實 Accept
接受自己的反應,活在當下,保留做選擇的實力
p.58 佛陀假定「希望事情有所不同」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而學習接受現實乃幸福的秘訣
p.69 運動員遇上難關且難以應付時,總會產生某種形式的自欺;除非他們停止自欺欺人,否則任何解決方案都行不通
p.92 沒有任何事比自欺容易
#擁抱現實 Choose
選擇有價值的方向,努力化困境為轉機
p.131 內控取向、成長心態、正向感恩
p.134 內控者會將精力放在管理問題本身,而非情緒上
p.142 成長心態處理別無選擇的挑戰,為挑戰賦予敘事,給與它特殊意義,以推動個人的人生故事走向幸福結局
p.143 重新定義框架,尋找最有意義的困境解讀方式,為可接受的結果懷抱希望的視角
#因應現實 Take
採取行動,竭盡全力以良好判斷拿出最佳表現
p.166 了解事情的本質:設定目標
p.171 釐清原因:動機與承諾讓人堅持到底
p.175 動機是想做某事的慾望;而承諾則是致力於某事的諾言
p.176 採取「不找藉口的心態」,來致力於實現目標
p.179 擬定策略:隨機應變與信念
p.182 每個人所願意承受的風險各有差異
p.184 同一現實,不同解讀
#困境的三種基本類型 : 不幸的厄運、大失所望和自我破壞
p.213 在面對不幸的厄運時,「沒有特權」的概念有助於正視現實
p.214 自以為特別,所以壞事不會臨頭
p.231 大失所望主要表現在比預期更艱難的經驗上
p.246 想要的甜蜜點:介於不在意成敗和感覺只能成功不許失敗之間
p.255 自身的弱點時常導致我們從事自我破壞的行為,而這通常是個人性格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p.256 「成為自己」意味著運用你擁有的一切
p.270 成為自己之路:定義你的「最佳自我」、做個坦承不諱的人、與懂得欣賞你的人為伍、承擔責任、幫助他人
#成功偏誤
p.304 成功並非特定的結果,而是充分運用情境的行為
p.308 接受現實,你是自由的,在各種情況下多少都有選擇,無一例外
p.313 無論現實多麼逼人,心智總會勝出
#佳句補充
p.10 體育運動最高目的不在於輸贏,而是鍛鍊心智,帶領我們邁向體育範疇以外的成功
p.44 簡單不代表容易
p.66 耐力賽本質上就是配速的藝術
p.102 每小時至少 60g 的速度攝取碳水化合物
p.221 耐力賽是非常不舒適的運動。想要表現得好,就必須坦然接受不適的感覺
p.236 最優秀的運動員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p.243 任何可用來增進訓練樂趣的方法,都有助於你專注過程
p.275 無論是誰或何事讓你陷入困境,你必須自己決定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