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揭露 感謝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提供 《卸力,打造最強體能:一線運動員都在做的放鬆訓練法》 讓我有機會先睹為快!
「坊間的訓練方法五花八門。選擇哪一種雖是因人而異,但我認為訓練方法必須著重兩點,一是不要受傷,二是提升運動表現。」
這段摘錄自作者前言,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運動表現來自長期累積的結果,特別是耐力運動,而受傷則會中斷好不容易累積的成效。我身邊的許多朋友,都曾因受傷在運動的道路上來來去去。
書中提出的訓練方法,正是為了打造穩定且強大的體能。
同時具備物理治療師及選手經歷的作者中野崇認為,除了肌力訓練之外,更需要的是學會「卸力」技術,這聽起來有點玄妙的詞彙,在我的理解,就是透過放鬆提高身體掌握度。
透過呼吸自我覺察,搭配伸展的方式,學會卸力的技術。
雖然書中以棒球選手舉例,解釋用力投球與球速、輸出的力感和實際上有落差,但這其實就像是跑步。以為用力跑會跑得比較快,但肌肉緊繃的情況下,反而適得其反。
回想起自身,在參加馬拉松時,過了半程,我有時候會聳肩下放,再稍微甩甩手臂,轉轉頭,減緩緊繃的肌肉,這恰好是作者書中提到的第三層級-動態卸力。
搭配圖卡及影片說明,循序漸進地練習,從靜態的呼吸到動態的卸力。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不足的盲點,讀書帶來的認知轉變,讓思想隨之調整,行為也逐步改善。
最後,想與大家分享我深有共鳴的的一句話:比訓練頻率及次數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