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因為山在那裡

閂山之門

「妳待會要跑步嗎?」「當然!不然怎麼繼續吃消夜!」 (設計對白,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感謝攝影師傑克#低山症發作中#化身成豬看侏儸紀

阿橘

阿橘 2018/07 - 2022/06​​考量到七三〇林道的泥濘,近年來常穿的越野跑鞋較易打滑,決定重啟退役的阿橘,縱使鞋面破洞,鞋跟底部剝離,依舊不辱使命平安帶我下山。​​967 公里的鞋齡,35 座百岳有一半是靠你,歲月靜好,感謝替我負重前行。​​​2018​07/29 ⛰️白姑大山,夆哥初百岳​08/04 ⛰️奇萊南華光被八表,阿泥初百岳​09/23 ⛰️雪主東糜爛團​​2019​05/2

鈴鳴閂山

41k | 1730m | 13:00 2350 起床(住王小明民宿)0050 發車(超刺激碰碰車) 0150 木柵欄登山口0305 閂山之門0410 閂山登山口0500 人待山岔(走 730 林道過崩壁)0700 鈴鳴山(No.34, 拍照休 25分)0910 金林岔(走金明真路)1050 閂山(No.35, 拍照休 15分)1310 閂山之門(拍照休 10分)1450 木柵欄登山口 1630

週三聊爬山​

​說起來還真有點像,跑步和登山這兩種耐力運動,都是…​​前一天:奇怪的時間睡覺,更奇怪的時間起床。​​當天:很適合聊天。「呼… 呼呼… 呼… 呼呼… 」​​隔一天:精疲力竭,腳好痠,自討苦吃​​隔兩天:舉步維艱,腿好鐵,自找罪受​​隔三天:​「下一場跑哪裡?」​「下一座爬哪裡?」

怎麼可能

前輩:「審馬陣怎麼可能是第 33 座!」 ​​昨天的文章,引來前輩劈哩啪啦連珠炮的質疑,讓我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搞錯了。​​前輩:「南湖單攻不就去過了?」 ​​幸好軌跡檔還我清白,六年前的我們的確是過門不入,直取南湖大山。​​前輩:「怎麼會沒上去,那不是在路邊?!」 ​​這我倒是記得清楚,當時的三人組合:​​上坡不停百傑箴​下坡不停兩百恩​喘到不行破三敦​​沒有多餘的力氣,就算百岳只在隔壁…

審馬陣山

23.7k | 2200m | 10:55 今年首座,我的第 33 座百岳⛰️ 03:10 勝光登山口04:20 5.48K 高繞新路(不好走欸… )05:50 8K 松風嶺07:20 雲稜山莊09:10 審馬陣山 (咖啡配蛋糕,休息 40 分)10:55 雲稜山莊11:55 多加屯山14:05 勝光登山口